轉眼間,第44個“世界環境日”已經到來,全球民眾紛紛用實際行動協調人類和環境的關系,尤其在中國,各類環保活動已不再是“環境日”所特有的現象,而是融入普羅大眾的意識,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繼1993年北京當選為當年“6.5世界環境日”主辦城市后,中國的環保事業正與“世界環境日”一同進步。
隨著中國在世界舞臺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,各級政府對環境保護的力度和“世界環境日”的重視度也是日益加強,中國通過政策、經濟、法律、教育、科技等方面為環保做出了巨大努力,同時也積極發動社會的力量,倡導“全民環保”——對內大力支持民間環保組織和環保志愿者的環保行動,對外積極務實參與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,為保護全球環境這一人類共同事業進行了不懈的努力。
政策層面,環境保護已被確立為基本國策之一,并創造性地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,通過逐步健全各級政府的環境保護機構,形成較完善的環境管理體制。2016年2月,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公開表示,中央環保督察組已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掀起強大的“環保風暴”。
財政層面,國家對環保產業發展投入更多的心血,環保部規劃財務司司長趙華林在第八屆中國環境產業大會表示,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環保產業的全社會投資有望達到17萬億元。
立法層面,2015年1月1日,被稱為史上最嚴《環保法》順利面世,為當前正在進行的環保事業打上一劑強心針,而后與之配套的相關立法也相繼被制定,環境治療成效明顯。
教育層面,積極打造中國特色的環保宣傳和教育,不僅僅局限于植樹造林、垃圾分類、綠色出行等方面,更多是將環保與自身健康、生活、經濟和法律聯系起來,讓公眾從各個方面理解環保,使環境保護的意識貫徹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,建立起廣泛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。
科技層面,提倡的“互聯網+”更是讓傳統的環保產業華美蛻變——如65環境、宜正等垂直環保電商平臺的出現,猶如春雷響徹隆冬,使得環保產業迅速搭乘信息時代快車,取得跨越式發展。正如65環境電商平臺負責人所說:新的信息獲取模式將打破環保產業信息壁壘,為中小型環保企業的銷售渠道擴張提供更多機會。
一直以來,中國堅持用實際行動踐行人類發展,不但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,環保理念也日益融入每個人的生活習慣當中。然而,環保是一場持久戰,綠色之路仍“任重而道遠”,中國將繼續用行動履行一個大國的義務與責任,為推動全球綠色發展而不懈努力。